家长怎样做才能与叛逆期的孩子和谐相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开始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一方面孩子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孩子又必须依赖家庭,因此逐渐进入叛逆期。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不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还把他们当作小孩来看待,不停地唠叨、批评、指责,孩子就会厌烦,从而产生反抗心理。
很多家长说,我家孩子非常叛逆,说什么都不听,甚至跟你对着干,怎么办?孩子叛逆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易怒。叛逆的孩子大多冲动好斗而又缺乏理智,报复心与破坏力都极强,喜欢用暴力压服别人。
2、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应该修改甚至彻底废除。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叛逆了?有人说是手机网络害的,有人说是家里宠的,导致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呢?家长怎样做才能与叛逆期的孩子和谐相处?
1、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 “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2、强势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说一不二的,他们不认真去考虑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意愿,甚至很少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己对孩子的情感,不会对孩子的进步表扬,也不会做一些爱孩子的举动,在教育孩子时,强势的父母常常态度强硬,言语粗暴,缺乏感情交流。
3、如果孩子过度被宠溺,长时间都生活在被家人宠爱的生活活,习惯田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追求自我的满足,这样的孩子缺少是非观念和责任感,在孩子的眼中,他就是规则和纪律,但可以不听别人说的话,但是别人却必须要听他的话,这样的孩子如果处于叛逆期,性格会变的更加骄横,行为变的更加夸张,目中无人,甚至是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受不了一点点委屈。
孩子叛逆会带来哪些危害和后果,家长你清楚吗?家长怎样做才能与叛逆期的孩子和谐相处?
1、叛逆心理增强,在叛逆期,如果家长一味压制,或是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
2、抵触性。无视和对抗社会行为规范,带有抵触情绪,易发生触犯法律的行为。
面对孩子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做?家长怎样做才能与叛逆期的孩子和谐相处?
1、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弱点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2、在和孩子做真诚朋友并搞好关系的同时,适当地贯穿是非观念和善恶,叫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大胆做,什么事情不宜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做。
3、不要侵犯孩子的隐私:很多人父母都搞不清楚叛逆期的孩子在想什么,那么偷看他们的手机,日记等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也许你很快就能搞清楚你的孩子是不是在早恋,是不是偷偷去网吧了,但是孩子会越来越讨厌这样的父母,和你越来越疏远。
孩子叛逆除了自身沉迷手机网络等原因外,家长的教育方式沟通技巧,与学校老师的沟通相处,与周围的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要想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也需要从孩子自身、父母教育、师生关系处理、环境调整等全方位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