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教养方式容易引起孩子的焦虑呢?焦虑是很强烈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面临不确定状况时,他们无法对事件结果准确预测,也不能确保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焦虑就会产生。引起焦虑的因素很多,有可能是遗传基因、气质或者是经历。许多因素是无法控制的,唯一能控制并学习的是自己潜移默化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焦虑的影响。那怎样的教养方式容易引起孩子的焦虑呢?家长又该怎样做才正确呢?
孩子和成人一样,也会不时的担心和焦虑。儿童焦虑也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是一组以恐惧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孩子焦虑有哪些症状表现呢?你家孩子有吗?
1、行为上出现过度反应或拒绝反应,注意力分散。
2、孩子有擦橡皮的习惯,改来改去很多遍的作业,和原来擦掉的部分,没有太大的不同。对自我的期待值过高,从而导致的轻微焦虑行为。
怎样的教养方式容易引起孩子的焦虑呢?当孩子遇到事情时,并带有焦虑的情绪时,父母应当从源头找起,找到焦虑的真实原因,而不是过分指责、批评孩子。一般来说,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有以下的原因:
1、平时家长和老师强调学习考试的重要性,让孩子有了压力,在过去的某次考试中没考好,形成了条件反射,以后一提到考试,临近考试的时候,就会焦虑,随着时间的推移,焦虑不断升高,等到进入考场,焦虑更高,本来会的知识,由于焦虑,都忘了。
2、学校老师脾气比较暴躁、偏激,因为孩子一时成绩的不理想或者犯错误,就严厉训斥、挖苦甚至体罚,反复的刺激会让孩子产生焦虑厌学的情绪。
如果孩子不能明确意识到自己担心的对象,或者是内容,而只是一种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强烈的内心体验者,持续发展下去,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有重大影响。
1、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特别是孩子面对学习,面对考试的焦虑情绪,会让孩子平时听不进去课,或者考试的时候非常紧张,很多本来会的知识,由于焦虑都忘了。
2、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能力。比如受焦虑情绪的影响,有些孩子出现了洁癖或者强迫症状。
如果孩子经常表现出焦虑,父母要及时行动起来,主动改变教育方式或者寻找专业人员的帮助,尽量避免他们把这些模糊的担心和紧张带入成年期。
1、父母控制好自身焦虑的情绪,保持乐观平和、沉着的心态。要知道,父母的一点点惊惶和不安,在幼小的孩子眼中都像是一个程度严重的信号。所以,首先要学会冷静、遇事沉着,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2、如果孩子上课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可以让孩子手上带个提醒物件,比如小皮筋等等,这样孩子如果走神了,看到小皮筋可以提醒自己要注意力集中。
3、引导孩子专注于完成当下每天要完成的事情,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就像竹子那样,虽日不见其增,但月有所长。
焦虑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孩子也无法避免。这些焦虑或轻或重,虽然预示着孩子的成长,但也影响孩子的生活各方面的状态,是需要家长从孩子自身、父母教育、师生关系处理、居家环境等全方位帮助孩子系统进行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