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健康心理建立的因素有哪些?近年来,青少年自杀案例频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作业没完成被批评,不服严厉管教,与父母发生争执,和同学发生口角……一桩桩在我们看来完全可以解决的“小事”,却让那么多孩子选择了自杀这一最极端的方法。那导致孩子形成这样不健康的心理的原因有哪些?家长又应该怎样和孩子相处才正确?
影响孩子健康心理建立的因素有哪些?随着身体的逐渐成长,孩子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步建立自己的人格。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轻松长大,心理问题可能出现在儿童青少年成长的每一阶段。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一般有哪些表现呢?
1、恐怖、失眠:一般来说这种表现就比较严重了,会因为过度紧张的情绪而抱头乱窜躲进角落,会在某些自己不想面对的事情上装病,或者慢慢形成条件反射变成真的不舒服。
2、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上课的时候东张西望,或者发呆,或者玩笔玩书等行为。
那么,影响孩子健康心理建立的因素有哪些呢?
1、家长过分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家里亲人重病或者死亡,孩子想要帮忙不被允许或者帮不上忙感觉自己无能为力,或者对亲人离世的打击过大,留下了心理阴影。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如果家长轻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当下,孩子的未来也将会受到难以预估的影响。
1、影响身体:长期心理不健康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比如内分泌功能紊乱,心脑血管功能失常等等。
2、人生失败:很多人一辈子就碌碌无为,不仅事业不好,甚至婚姻也不好,其症结就是因为他们心理不健康。
孩子的心理问题成因复杂,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具体建议,但可以运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正确面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身心良好健康发展呢?
1、家长对孩子需要适当地肯定鼓励,也需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以温和的态度来纠正。
2、多多关心孩子。其实如果父母能够对孩子有足够的关心,就能够随时了解到孩子的处境,同时也能及时进行引导,这样就能够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心,也不会觉得孤单。
3、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人不要包办代替。如:让孩子适时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自己解决与小朋友的纠纷等等,尝试成功,建立自信,只有让孩子多次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才能应对失败的考验。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身体会在短时间之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他们的心理也是会不断成长的。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更好的健康成长,那么就一定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重视,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学校师生关系、居家环境等方面系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