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2022-02-17 14:29:31 左养右学教育 82

孩子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临床工作者们发现,心理疾病有明显年轻化的现象。这一方面与家长们的科学意识有关,更多患有自闭症、认知功能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被更早地发现和确诊。另一方面,这也与当代全人类的生活节奏、时代文化背景等有着很大关系,很多原本心理健康的人们在更早的年龄段开始出现心理问题,人们进入青少年时期即中学时代就已步入第一个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高发期。促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随着身体的逐渐成长,孩子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步建立自己的人格。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轻松长大,心理问题可能出现在儿童青少年成长的每一阶段。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一般有哪些表现呢?孩子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1、分离性焦虑:想到会离开家与亲人分开时,过度的情绪悲伤或者不断抱怨,如哭闹、攻击、要求在一起、发脾气;或出现身体不适,如头疼、胃疼、恶心。

 

2、自伤自残:有些孩子会伤害自己以博取关注;有些孩子用自残的行为来缓解焦虑的情绪;有的孩子看着血从自己身上流下来的时候,就很有快感。他们不像别的孩子一样,遇到一点伤口就害怕。他们是享受伤口带来的痛感。


那么,影响孩子健康心理建立的因素有哪些呢?孩子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1、家里亲人重病或者死亡,孩子想要帮忙不被允许或者帮不上忙感觉自己无能为力,或者对亲人离世的打击过大,留下了心理阴影。

 

2、有的老师对差生存有偏见,认为学习好就一好百好,对差生言辞偏激,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533.jpg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如果家长轻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当下,孩子的未来也将会受到难以预估的影响。孩子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1、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会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释放。

 

2、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有责备他人的倾向。这种心理缺陷如不注意纠正,可以发展为偏执性精神病。


孩子的心理问题成因复杂,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具体建议,但可以运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正确面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身心良好健康发展呢?孩子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1、拍拍孩子、抱抱孩子,亲子之间的肢体接触在无意间缓解孩子焦虑,让孩子感受到来自亲人的支持。

 

2、每天让孩子多运动运动,比如晚上拿出10分钟和孩子散散步;跟孩子一起跳绳,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如果条件允许,家长甚至可以在周末带孩子外出,通过接触开阔的大自然,让孩子舒缓心情,达到释放压力的效果。

 

3、努力引导孩子分享他们自己的东西,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鼓励等方式教会孩子和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身体会在短时间之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他们的心理也是会不断成长的。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更好的健康成长,那么就一定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重视,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学校师生关系、居家环境等方面系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