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你了解多少?感到悲伤、想哭、空虚、绝望;饮食习惯发生改变——体重减轻、没有食欲或体重增加;睡眠变化——睡眠太多或不足;总是感觉很累,不想做任何事情;对曾经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或活动失去兴趣;感到麻木;变得容易激动或愤怒;感觉什么事都做不好;这些早期情绪异常其实都是抑郁症的前驱症状,却也非常容易被忽略, 很多人因此错过最有利的治疗时机。
随着身体的逐渐成长,孩子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步建立自己的人格。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轻松长大,心理问题可能出现在儿童青少年成长的每一阶段。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一般有哪些表现呢?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你了解多少?
1、自伤自残:有些孩子会伤害自己以博取关注;有些孩子用自残的行为来缓解焦虑的情绪;有的孩子看着血从自己身上流下来的时候,就很有快感。他们不像别的孩子一样,遇到一点伤口就害怕。他们是享受伤口带来的痛感。
2、对抗倾向,比如发脾气摔东西,大喊大叫,爱抬扛,无礼辩三分。
那么,影响孩子健康心理建立的因素有哪些呢?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你了解多少?
1、很多家长将喜怒无常带到教育孩子上。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2、家长总是欺骗和无谓的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使孩子变得内向胆小,不敢尝试很多事情。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如果家长轻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当下,孩子的未来也将会受到难以预估的影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你了解多少?
1、心理不健康会使孩子的情绪经常处于不愉快状态,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对精神压力和身心矛盾易产生心理过敏反应,由此可诱发心理疾病。
2、人生失败:很多人一辈子就碌碌无为,不仅事业不好,甚至婚姻也不好,其症结就是因为他们心理不健康。
孩子的心理问题成因复杂,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具体建议,但可以运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正确面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身心良好健康发展呢?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你了解多少?
1、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少年时期起,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能够进行自我估价、自我检查与自我督促,也能够基本正确地评价他人的行为。
2、看到孩子有吃橡皮咬指甲咬铅笔等行为,家长不要上来就呵斥辱骂,先注意观察孩子都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些行为,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温和的方式来纠正。
3、在孩子表示需要帮助时,家长要马上回应,当孩子觉得不需要的时候再停手让他自己做。从而,让孩子与家长建立正常的亲子依恋关系。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身体会在短时间之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他们的心理也是会不断成长的。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更好的健康成长,那么就一定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重视,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学校师生关系、居家环境等方面系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