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抑郁了,家长如何改善孩子的抑郁?

2022-03-03 13:58:57 左养右学教育 108

很多家长并不了解什么是抑郁症,当孩子发病时往往表现出不知所措,甚至认为是孩子“装出来”的,很多青少年抑郁症往往被家长认为是青春期“逆反”表现。


很多家长只要孩子闹一下,或者说情绪有一些变化,就会担心孩子的心理是否有问题,那孩子抑郁的表现有哪些症状,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得抑郁了,家长如何改善孩子的抑郁?

 

1、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如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

 

2、孩子抑郁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常哭。第二,不愿去学校第三,对以前感兴趣的东西失去热情。第四,不愿和同伴一起玩。第五,与亲友之间的沟通冲突。食欲、睡眠质量均比以前有所下降。孩子得抑郁了,家长如何改善孩子的抑郁?

 

看到自己的孩子很多方面表现都是与抑郁状态类似,那到底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孩子抑郁呢?家长有仔细分析过吗?

 

1、心理社会因素:重大生活事件、童年不幸遭遇、缺乏社会支持都会导致抑郁症。亲人去世、父母不和、离婚、对子女漠不关心、考试不及格等,孩子们往往会在感情上产生激烈的反应,使情绪恶化。孩子得抑郁了,家长如何改善孩子的抑郁?

 

2、忽视陪伴。认为物质条件最重要,感情诉求只是矫情。不知道陪伴的意义,不知道如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相对于学习成绩的好坏,孩子的营养摄入和陪伴孩子是更容易被忽视的部分。那么,父母在处理孩子的关系时,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来帮助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1c94beb0-9e84-45a1-86e5-906566ca8c19.jpg


孩子抑郁会带来哪些危害?孩子得抑郁了,家长如何改善孩子的抑郁?

 

1、弱化社会适应能力:青少年心理抑郁症给学生带来的精神痛苦和折磨,有时超过躯体的心理疾病,甚至影响着一生的生活。青少年一般不愿将自己的病情告之于人,渐渐形成封闭、内向、孤僻的性格后,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也逐渐弱化,无疑会给青少年未来的社会行为,尤其是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2、影响心理:抑郁症对儿童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影响心理健康,本身儿童的心思比较敏感,而且对心理疾病没有太大的抵抗力,一旦出现抑郁症。出现抑郁症之后无法进行自我调节,这样就会导致抑郁症的症状越发严重,从而危及到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精神障碍,之后还有可能对正常的语言和思维能力都造成严重影响。孩子得抑郁了,家长如何改善孩子的抑郁?

 

当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患有抑郁症时,特别是部分的孩子抑郁+双向障碍,或抑郁+狂躁症时,家长就会更担心了,想尽一切办法配合调理改善,那常用的调理改善方法有哪些?

 

1、对孩子适时暗示。暗示是通过语言的刺激来纠正或改变人们的某种行为状态或情绪状态。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暗示来减少或是消除孩子的低落情绪。比如说,当他们情绪低落、抑郁的时候,爸爸妈妈告诉他们:“忧愁于事无补,还是面对现实吧。”在早上起床的时候告诉他们:“新的一天开始了,昨天的忧伤已经过去,你要开开心心地度过今天。”这些都是很好的积极暗示,它们会悄然地改变孩子的心境。孩子得抑郁了,家长如何改善孩子的抑郁?

 

2、集中注意聆听,而非教训。一旦孩子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要忍住所有批评或者评判的的冲动,这时最重要的是孩子在与你交流。你能做到最好的事情就是让孩子知道你在那里,全心全意地无条件的陪伴和支持他。

 

3、承认他们的感受。不要试图通过言语让孩子摆脱抑郁症,即便他们的情绪和担忧在你看来十分愚蠢和不理智。孩子得抑郁了,家长如何改善孩子的抑郁?

 

很多家长向我们反馈,当按专家的意见给孩子调理抑郁的问题,所以家长从此不敢对孩子提任何的边界,尽一切可能去满足孩子,连讲话都是小心翼翼的,深怕自己哪一句话讲错了,导致孩子不开心,从而影响到孩子抑郁更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因为不用去学校了,就开始慢慢黑白颠倒的沉迷网络了。

 

想要孩子改善抑郁,先要有正常的作息,正常的饮食,正常的运动,良好的家庭氛围等,而不是简单只是接纳,靠药物来控制改善,家长你认可吗?